自由球員(Liberal)

 

「排球可不只是高個子的運動!」,這句話應該可當作自由球員最佳的註
解。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一個球隊的好壞並不取決在他是否有強
力的攻擊手,而是是否有一個穩定的自由球員

自由  496e1b85728fd   

自由球員,也可以簡稱為L,是在近年排球規則中新引進的一個制度,國際排聯在1996年世界女排大獎賽首次試用,並在隨後幾個國際比賽世界盃、大獎賽測試後於1999年正式列入比賽規則之中,在這篇介紹中主要會解釋現在最主要使用的單自由規則,至於最近剛開始測試的新規則雙自由制度有些複雜,這裡就先不解釋。

   

 (一)自由是什麼

用最簡潔的方式來解釋,就是一位沒有換人限制、專司後排防守但不能做攔網及進攻動作的球員,他們會穿與球隊不同顏色的球衣,是個非常醒目的存在,另外國際排聯上的規則(1)有更多詳細的內容,有興趣的人也可以看看。

  

 (二)自由制度的產生與好處

由於在排球近年的戰術發展,越來越有重攻輕守的趨勢,又因為立體戰術讓場上不論前後排任何球員都是對手的一個威脅,所以自由球員的誕生是為了彌補攻守端的差距,替換隊上防守較差、身高較高的球員(常見的為兩個攔中手)。自由球員通常是整個隊上防守最好的球員,全隊防守線的精神領袖、負責大範圍防守區域減輕隊友壓力而暫時被替換的球員可以藉此機會喘口氣恢復體力,也可以利用換人下去短暫休息再上來時傳達教練的一些指示,這些好處也使得排球運動的強度提高了一個層次。

   

(三)擁有一顆強心臟的防守指揮官

由於自由球員強調的是優異的防守能力,攻擊和攔網及身高等並不要求,因此自由球員所必備的特質除了好的防守還是好的防守:特別是對球良好的判斷能力(發球的方向、長短、快慢,扣球的速度和旋度)快速解讀比賽(攻擊手、舉球員習性)穩定的接球技巧,如果防守時好時壞或容易崩盤會連帶影響舉球員和攻擊手無法有效的配球進攻。除此之外,自由球員精采絕倫的救球表現也是振奮球隊士氣的動力來源,我們因此可以看出自由球員的重要性並不亞於場上的其他球員。

254483_10150203621460998_500810997_6982785_2771642_n 


(四)結論

以後觀看排球比賽除了將焦點放在令人血脈賁張的攻擊之外,也可以多多關注防守有如銅牆鐵壁般自由球員身上。相信不管是將強而有力的攻擊接成一顆「嗆司」的意志力還是在球落地以前不顧一切的奮力一撲,都是值得大家大聲喝采為此瘋狂的熱血橋段囉!

 

註1:國際排聯自由球員的規則

‧每隊可從十二名球員之間指定一人擔任自由球員,登記在自由球員欄。

(現在規則加了些修改:當登錄球員超過十二名時,需有兩位登記為自由 球員)

‧自由球員不得為球隊隊長及比賽隊長。

‧自由球員可以和任何一位後排球員交換,但必須經過一次發球比賽過程,且有位置關係。

‧自由球員不得發球、攔網、試圖攔網。

‧自由球員服裝顏色應明顯不同於其他球員

‧自由球員只能擔任後排防守角色,不得在場內及無障礙區將高於網上端的球擊過對區。

‧自由球員在前區及延長區域內,用高手手指傳球時,隊友不得將高於網上端的球擊過對方,在後區或在前區用低手傳球動作則不受此限制。

‧自由球員的替換不計合法替補次數,且不必經裁判允許,球員可直接作替換,對象為任一後排球員無特定球員。但退場時必須與原球員作替換,再替換時必須經過一次發球比賽過程。

‧自由球員的替換必須限定在球員席前攻擊線到端線之間,替換之兩人均必須穿越此間邊線。

‧自由球員的替換時機為:()每一局賽前第二裁判核對陣容單之後,第一裁判鳴笛指示發球之前。()在比賽中成死球時,第一裁判鳴笛指示發球之前。()在第一裁判鳴笛指示發球之前,若在鳴笛後、擊發球前,比賽  繼續,但裁判會在球賽中斷時給予比賽隊長口頭警告,全場再犯則施以延誤懲罰。

‧指定的自由球員受傷時,經第一裁判允許,教練得再指定除了原先與自由球員替換之球員外,任何一位當時在場外的球員為新的自由球員,受傷的自由防守球員不得參加該場剩下的比賽,再指定的自由球員在該場剩下的比賽只能擔任自由球員的角色。

 

 

 

[排球小常識,邀你一起長知識]---逢周四出刊:-D

撰文者:林子堯先生、黃彥鈞先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TUALLST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